青海畜间包虫病诊断及防控措施研究
1 前言
包虫病是畜牧业发展当中的一项重点病症,是由多头绦虫在脊髓、大脑中寄生导致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近年来,在我国畜牧业进一步发展中,该病症的发病率与感染率也不断提升,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对此,即需要能够对该病症引起重视,做好相应防控措施的应用。
2 病症概述
青海某养殖场,某日发现牦牛群中出现了2头牛表现出神经性症状。在发现牛发病后,养殖户及时对病牛采取了隔离措施,将相关情况上报给了当地兽医站兽医。在接到求助后,赶往养殖场,发现有两头患病牛,年龄为一岁半,具体症状表现在圈舍中转圈儿运动,视力下降,无法进食。
经过对养殖场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养殖户没有定期对牛群进行驱虫处理,在疫苗免疫以及免疫程序方面都存在不科学的情况,整体养殖场卫生条件较差,牛舍当中的粪便四处可见,没有及时进行清理,牛群具有较大的饲养密度,在放牧地点方面也具有潮湿低洼的特点,且在放牧地点中也具有大量的动物粪便。从整个养殖场的环境情况与放牧环境情况进行分析,怀疑牛因寄生虫感染而患有寄生虫病[1]。
3 临床症状
经过同养殖户进一步了解得知,在病症发病初期,两头牛都表现出了较为轻微的临床症状,但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并因此没有引起养殖户的重视。而当典型临床症状出现后,相关病情已经较为严重,患病者体温升高至41℃以上,呼吸急促,神经症状表现明显不断的前冲后退。也有牛精神萎靡,倒地无法正常站立,并在发病2d内死亡。同时,牛在患病、出现神经症状后,视力下降明显,出现单侧或者双侧失明情况,几乎所有患病牛寄生位置都表现出颅骨变薄或者凸起等情况。
4 病理学变化与诊断
在对病死牛进行解剖后,可以发现病牛的肝脏、肺脏脾脏表现正常,没有发生典型的病变。之后,对上述病料组织进行采集,通过革兰氏染色剂进行涂片镜检处理,将获取的病料接种到血液组织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中接种,通过常规方式进行为期24h的培养,将温度控制为37℃,经过涂片镜检没有发现阳性、隐性染色致病菌,在培养基上也没有发现细菌生长。在经过解剖后,发现在脑部有病变集中,打开大脑后,可以发现大脑左半球颞叶的中上位置肿胀情况明显,高度在3cm以上,将其切开后可以发现其中具有3~5cm的虫体胞囊,外观整体为卵圆形,内部具有较多的白色凸起。包囊破裂之后,可以发现其中存在较多的半透明囊液,将其打开后可以看到虫体为浅黄色,同内壁粘连。之后,对虫体结节采集切片,在1000倍显微镜下观察后,可以发现虫体外部布满了头节,多头蚴虫体特征较为明显。经过对上述过程诊断,确诊牛患病为脑包虫病[2]。
5 诊治与防控
5.1 手术实施
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做好牛的保定处理,将其头部患病位置朝上,便于手术。在确定手术部位后,对其进行剪毛处理,通过碘酊的应用进行消毒,通过75%酒精进行脱碘消毒处理。在目标位置皮肤上打开呈十字形切口,打开表皮后,使用圆锯对2cm大小的孔钻出,充分暴露出脑膜,使用手术剪在脑门上开十字形切口。对于包囊位置来说,其对颅内具有较大的压力,在完成开孔后,包囊则能够自动突出。之后,轻轻向外拉拽突出的包囊,将其拿出。如果无法拿出,则可以使用20mL注射器对其进行穿刺,当发现有囊液喷出后,抽取注射器,吸出包囊当中的液体。之后,将2ml浓度为95%的酒精注入到其中,在经过清洗后吸出,再次注入2ml浓度为95%的酒精,以此对包囊当中残余的虫体进行杀死,对切口位置进行常规缝合处理,使用碘酊在伤口位置涂抹,在上方做好小块脱脂棉的覆盖,使用纱布做好创面的包裹处理。
5.2 术后处理
摘除包囊之后,颅内压则将突然降低,并因此使手术位置血液发生外渗的情况,因脑组织水中对神经系统形成刺激,进一步加重神经症状表现。部分牛在手术后,体温将快速升高,同时表现出精神亢奋以及脑炎等症状,并因此在圈舍中前后冲撞。对于该情况,则需要能够强化护理,使用300ml氯丙嗪、100 ml浓度10%的磺胺嘧啶钠与5%生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注射。该方式在实际应用当中,能够对颅内压进行有效的提升,有效实现出血的控制,在有效消炎的情况下,帮助脑组织能够快速恢复。针对该病例,在使用手术方式对病牛进行治疗时,可以发现有2头患病牛在治疗后因表现出严重的并发症死亡,剩余牛在手术2周经过恢复后表现正常[3]。
文章来源:《诊断病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dblxzz.cn/qikandaodu/2021/0414/507.html
上一篇: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治
下一篇:智慧诊断在客户服务中心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