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肝纤维化进程如何判断?肝纤维化诊断共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或肝硬化(cirrhosis)在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为DB 93.0。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细胞外基质(即胶原蛋白、糖蛋白、蛋白多糖等)的弥漫性过度沉积和异常分布。是肝脏对慢性损伤的病理修复反应,是各种慢性肝病的肝脏。肝硬化发展的关键步骤,也是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环节。
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结节状再生,形成假小叶结构,即肝硬化,临床表现为肝功能下降和门脉高压。肝纤维化在组织学上是可逆的,肝硬化很难逆转,但仍有一小部分是可以逆转的。
今天小编就对肝纤维化诊断与评估的共识进行梳理。想知道有没有肝纤维化的同志,继续往下看!
目前,肝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仍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由于肝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少数病例可能出现疼痛、出血、感染甚至死亡等并发症,且难以被患者接受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普遍应用。
为进一步降低肝活检风险,建议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推荐影像学指导下肝活检。当有腹水、凝血功能异常或血小板<60×109/L时,经皮肝活检的风险较高,此时可选择经颈静脉肝活检。观察者与观察者在组织病理学诊断上仍存在差异。
然而,黄金标准也有其局限性。肝活检是一种创伤性检查,不易被患者接受。约0.3%的患者在肝穿刺后出现严重并发症,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此外,肝纤维化分布不均,常导致组织学评估错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 比慢性丙型肝炎 (CHC) 具有更不均匀的纤维化。 ) 显然,这与肝脏不同部位肝实质愈合的差异有关。
慢性肝病炎症活动病理分级诊断的准确性普遍高于纤维化的分期诊断。分级诊断只能有1级错误,而分期(S3和S4)可以有1到2级错误。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 (A1)。肝组织标本的长度必须在1.0厘米以上(1.5~2.5厘米),且显微镜下至少包括6个以上的汇管区(B1)。
肝组织炎症和纤维化的临床病理诊断采用Scheuer评分系统,药物治疗前后肝纤维化疗效评价采用Ishak评分系统(B1)。如有必要,应用图像分析定量评估肝组织纤维化 (B2)。
文章来源:《诊断病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zdblxzz.cn/zonghexinwen/2021/0707/649.html